古书中记载了一个“石牛粪金、五丁开道”的故事。蜀侯性格贪婪,秦惠王听说后就想讨伐他,但“山涧峻险,兵路不通”,于是秦军雕凿石牛,把金子放在牛后,声称是牛拉出的金子,并把它送给蜀国。蜀侯贪图宝物,于是挖平山路填平谷地,派了五个大力士去迎接金牛。结果秦国率领着大军随后就到了蜀国,蜀侯不仅自己身亡,国家也被秦国灭了,于是被天下人耻笑。故事启示人们不应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,否则“贪小便宜,必吃大亏”。
防止贪小失大,首在戒除贪念。贪婪很容易使人被欲望所役,在各种诱惑面前丧失定力、丧失自我,变得利令智昏,不计后果,导致祸患加身。从政为官也是如此,贪念一生,祸将不远。“败于功者,贪功者也;死于利者,穷利者也。”做人做事一定要心存戒惧,不动妄念,止欲戒贪,守住底线。
防止贪小失大,务必保持清醒。人生时刻都面临着取与舍的考验,时刻都要有本“明白账”、算清“得失账”、避免“糊涂账”。算好账,才能走好路。要常算清做人为官的“得失账”,切莫因小失大、输掉人生。
防止贪小失大,理当谨小慎微。“患生于所忽,祸发于细微。”忧患产生于疏忽的时候,灾祸发生在小事情上,一个人若在小节小事上过不了关,在大节大事上也很难过得硬。事实证明,一个人“贪小利而失其大利”,都有一个由小到大、从轻到重,由量变到质变的累积过程。有的人总以“小事无所谓”来放纵自己,结果不能自拔,一步步由小贪走向大贪。
防止贪小失大,更当积善成多。“善不积不足以成名,恶不积不足以灭身。”舍小错才会避免大错,积小善方能日臻大善。朱元璋有云:“守俸如井泉,井虽不满,日汲不竭渊泉焉。”所以,为官从政者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、工作岗位、名誉口碑,喜“井泉”之清澈甘甜,摈弃“小利”以防微杜渐,坚守“大义”以行稳致远。
“顾小利,则大利之残也。”小利不可贪,小节不可破,这是为官从政的重要防线,也应是廉洁修身的具体行动。党员干部一定要分清“小利”“大利”的轻重利害,切莫因贪图蝇头小利,而导致人生惨败出局。(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2019年11月21日02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