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震和吴隐之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廉臣。杨震是东汉安帝时名臣,从县令一直做到三公之一的司徒。他任荆州刺史时,曾向朝廷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,后调任东莱太守,途经昌邑,王密夜晚造访,告辞时以黄金十斤相赠。杨震正色说:“你我是故交,我很了解你的为人,你怎能不了解我的为人呢?”王密恳请说:“夜深无人知晓,请收下吧!” 杨震厉声说:“天知,地知,我知,你知!你怎说没有人知道呢?!”王密收起黄金,惭愧而退。杨震一生清廉,其子孙与平民百姓一样,蔬食步行,生活十分简朴。有人劝他为子孙置办些产业,杨震坚决不肯,他说:“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‘清白吏’子孙,这样的遗产,难道不丰厚吗?”
吴隐之是东晋名臣,在东晋王朝任过广州刺史、左卫将军、中书侍郎等要职。他曾在晋军统帅谢石帐下当过主簿,类似今天的办公室主任。谢石得知吴隐之要嫁女,就派人带着办喜事的物品前去帮忙。帮忙的人来到吴家,见吴家冷冷清清,毫无办喜事的气氛,只见一婢女牵着一只狗,正要出门,上前一问,才知道,这婢女是要到集市上卖狗,吴隐之要靠卖狗的钱来筹办女儿的婚事。众人见此,无不唏嘘。吴隐之并非有意作秀,他尽管有不菲的俸禄(工资),但他为人豪爽,乐善好施,经常接济亲戚乡里,并且清廉自持,从不以权谋私,所以家无余财。史书上说,他“虽居清显,禄赐皆班亲族,冬月无被,尝浣衣,乃披絮,勤苦同于贫庶”。出任广州,他还专程到距广州二十里的石门去饮“贪泉”,据说,不管谁喝了贪泉水,都会变得贪得无厌。吴隐之不信这个邪,掬泉水而饮,并赋诗说:“古人云此水,一歃怀千金。试使夷齐饮,终当不易心。”意思说,人们都说喝了贪泉水,就会贪财爱宝,假若让伯夷叔齐那样品行高洁的人喝了,我想终究不会改变那颗廉洁的本心。广州面海环山,多有象牙、珍珠、海味和名贵药材出产,历届广州刺史,无一不贪,个个肥得流油,而吴隐之一改历任贪腐之弊,为当朝做出了榜样。
在“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”的封建时代,为官清廉如杨震、吴隐之者,实乃凤毛麟角。据史书记载,两晋时期,官风十分腐败,何曾父子日食万钱、石崇与王恺比阔斗富这类丑闻,就发生在那个时代。就是吴隐之的顶头上司谢石,随着淝水之战的胜利,地位日显,也敛财无度,家里十分富有。而在朝中做高官又出任过封疆大吏的吴隐之,只要稍稍动点心眼,也不至于穷到卖狗嫁女和冬日无被的地步。
在我党反腐已取得压倒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,重温杨震和吴隐之的清廉故事,对拒腐防变和正风肃纪大有裨益。仔细想想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向贪腐亮剑并努力将“权力关在笼子里”,是外在法纪威慑,意在使官员不敢腐、不能腐;而杨震拒金和吴隐之卖狗嫁女,则是内在道德自律,彰显了官员不想腐。“不敢”“不能”是被迫无奈,“不想”是心甘情愿,两者相较,内在的“不想”尤为重要,这是因为,“不想”是我党反腐倡廉的最终目标,是党员干部清廉的最高境界。试想,全体党员干部人人不想腐,个个两袖清风,党风、政风以及世风一定清明。
就党员干部自身而言,达致“不想”境界,说难真难,但说不难,一点不难。在我看来,想达此境界,要义有五:
一是看透权力。权力这东西,尽管遍地都是,大小不等,但永远是世界上最稀缺、最金贵的资源,人人都想有权力,有更大权力。这是因为,权力是一种政治强制力,你一旦拥有了某种权力,在掌权期间,在权限范围内,你始终说上半句,始终领跑,你可以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充分体现自己的意志,甚至可以翻手为云,覆手为雨。不过,话又说回来,权力又具有两面性,你如果正确使用权力,它就是你手中威力无穷的轩辕剑,你可以用它披荆斩棘,为社会谋福祉,为自己建功业;你如果滥用权力,它就是用一根马鬃系着悬在你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说不上什么时候就会掉下来,砍下你的头颅,十八大以来被投进监狱的贪腐官员,就是前车之鉴。所以,看透权力,正确使用权力,是步入“不想”的第一要义。
二是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。十九大主题语开头的这两句话,是马克思主义“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,才能最后解放自己”这一基本原理的中国化当代表述,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,发人深思,催人奋进。在这个世界上,真正的共产党人,是最无私的一群,他们心怀天下,勇于担当,立志为全人类谋幸福。想想要求入党时,想想党旗下的宣誓,该怎么做,相信每个党员干部都懂。
三是敬畏法度。敬畏是一种信服、遵从又怀有胆怯、害怕的心理状态。为官者对法度怀有几分敬畏,十分重要。《明史•杂俎》载:明太祖朱元璋一天早朝时突然发问:“天下何人最快活?”有人说功成名就者最快活,有人说富甲天下者最快活,有人说妻妾娇美者最快活……答案五花八门,朱元璋听了,不以为意。这时,大臣万钢答曰:“畏法度者最快活!”朱元璋点头赞许。深入想来,万钢的回答颇有见地。大凡畏惧法度者,必然遵纪守法,令行禁止,不会因自己做了什么违法乱纪之事而担惊受怕,自然吃得香、睡得稳,这样的生活岂不快活?《菜根谭》里说:“嚼菜根淡中有味,守王法梦里无惊。”因受贿罪被判死缓的广东省湛江市原市委书记陈同庆,在其“忏悔书”中说:“每每听到警笛鸣叫,便会心惊肉跳,汗冷心颤,常常梦里惊醒。”这实乃贪官惟妙惟肖的内心写照。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,“手莫伸,伸手必被捉”,这是开国元勋陈毅老帅的忠告。为官者对法度怀几分敬畏,以法纪律己,恪守本分,必然会不贪不占。
四是涵养水性心。老子说:“上善若水,水利万物而不争。”意思说,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,泽被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。且看水的优秀品质:水利人,“在江送客棹,出岳育民田”;水谦下,水往低处流,水唯能下方成海;水博大,海纳百川,浩淼无边;水以柔克刚,滴水穿石,水冲成壑;水一往无前,义无反顾流入大海;水因时而变,夜聚为露,晨散成雾,在夏为雨,在冬成雪,热极腾而化气,寒极凝而成冰;水随形就势,在涧为溪,临崖成瀑,深而为潭,浩瀚成海;水因器化形,遇圆则圆,逢方就方,直如刻线,曲似盘龙;水平正,水平,水平,因水而平,器歪而水不歪,物斜而水不斜;水清澈,无颜无色、晶莹剔透。涵养水性品质,人就会不争权夺利、不贪财爱物,不计较得失,如此为官,就能行为自持,做到心静如水,清廉如水。
五是力戒贪婪心。清人胡澹淹有一首《知不足》的打油诗,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的贪婪心态:“终日奔忙为了饥,才得饱食又思衣;身穿绫罗和绸缎,堂前缺少美貌妻;娶下三妻和四妾,又怕无官受人欺;四品三品嫌官小,又想南面做皇帝;一朝登上金銮殿,却慕神仙下象棋;洞宾与他把棋下,又问哪有上天梯;若非此人大限到,上到九天还嫌低。”这就是欲壑难填的贪婪心,它是为官者的大敌。作为官员,只要不断扑灭时时燃起的贪婪之火,心向内求,求知足、求平安、求利人利社会,就能为官清廉。请记住:过分贪欲往往会使得到的一并失去,一旦落马,往日的自由、尊严和优裕便随之灰飞烟灭。
说到最后,忽然想起康德说过的一句话:“世界上有两样东西,我们越是沉思,就感到它的崇高与神圣,就越增加对它们的敬畏,这就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。”头上浩瀚的星空,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的无限,让我们体会了自身的渺小和感悟了现象世界的暂短,从而更接近天地的博大和造化的无穷;心中的道德律,是人之为人的根基,更是为官的根基,是人为自己立法,是我们趋向善美的力量。虔诚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吧,这样为官就不会误入歧途。(隋信才)